本文目录一览:

国内首款存算一体智驾芯片,这家公司只用了两年

昨日 ,后摩智能正式发布了旗下首款存算一体智驾芯片——鸿途H30,最高物理算力达到256TOPS,典型功耗35W ,这也意味着,国内科技公司自研资产的存算一体大算力AI芯片,终于在智驾领域落地了。 “是物理算力 ,不是稀疏虚拟算力 。 ” 吴强手里拿着一颗H30,向大家介绍该芯片的核心指标。

包含算力产业的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机制​的词条

中国科技界迎来了一场振奋人心的创新突破,自主造芯的新里程碑——后摩智能推出的12nm工艺存算一体智驾芯片鸿途H30 ,以卓越性能强势刷新了国产芯片的性能榜。

月10日 ,是后摩智能成立两年来最重要的里程碑,公司研发两年的存算一体大算力AI芯片产品——鸿途H30亮相,“就像自己培养的孩子开始接受检验一样 。” 鸿途H30是国内第一款量产存算一体智驾芯片 ,于行业来说,将多了一个底层架构完全不同的大算力AI芯片的选择,于后摩来说 ,公司第一款产品,终于等到推向市场的时刻。

早在2020 年 10 月,零跑就发布了国内首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车规级 AI 智能驾驶芯片“凌芯01” ,零跑是第一家自研自动驾驶计算芯片的国内车企,时间上仅晚于特斯拉。

立足于天枢架构,后摩成功研发出首款存算一体智驾芯片——鸿途H30 。 该芯片物理算力达到 256TOPS@INT8 ,典型功耗 35W,简单计算可得,SoC 层面的能效比达到了 3TOPS/Watt ,而在传统的冯·诺依曼架构下 ,采用 12nm 相同工艺,所能实现的能效比多在 2TOPS/Watt 的水平。

中美贸易战背景下,《拜杜法案》对科技成果权属改革问题的启示

1、中美贸易战背景下,《拜杜法案》对科技成果权属改革问题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点:明确科技成果权属:政府资助的科研成果应回归公共利益:大学虽然可以保留使用权 ,但不能直接拥有所有权,这有助于推动科研成果的广泛传播和应用。

2、当前中美贸易战已超越传统贸易领域,深入至科技创新竞争 。《拜杜法案》作为美国科技创新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对科技成果权属的改革,对理解科技政策 、促进创新及转化具有启示意义 。《拜杜法案》的出台背景是美国在面对军事、经济和科技多方面挑战时,大学研发产出与科技竞争力之间的不匹配问题。

包含算力产业的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机制​的词条

3、法案出台旨在解决大学成果权属问题 ,改革政策以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1980年,《拜杜法案》正式出台,主要内容包括政府资助研究产生的成果权利默认归大学所有 ,大学应积极进行成果推广转化,政府在大学无法有效利用成果时可收回权利,大学与发明人共享成果转化收益 。

4 、总的来说 ,中美贸易战背景下 ,《拜杜法案》为我们提供了一面镜子,照见了科技成果权属改革的路径与挑战。中国应当从中学到如何在改革中找准定位,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 ,以适应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科技竞争的现实需求。

标签: 算力产业的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