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吉利银河L7二季度上市,新雷神混动系统热效率超44%
- 2 、如何避免电动车电池的热失控
- 3、全维安全黑科技满配上车,问界M9拉高安全标准
- 4、极早期火灾预警设备怎么选择?
- 5 、清华大学冯旭宁:锂离子动力电池安全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吉利银河L7二季度上市,新雷神混动系统热效率超44%
作为吉利品牌中高端新能源车系列的一员,银河L7的三电系统均可圈可点,分别搭载雷神8848混动系统、神盾电池安全系统和N OS车机系统。同时 ,云端总算力达每秒81亿亿次的吉利星睿智算中心和已经通过车规级认证的厘米级卫星高精度定位模组后续将助力吉利银河系列车型驾驶辅助、车辆安全等领域。
雷神电混8848是吉利银河的驱动技术核心,它将高效 、低耗发挥到了创新高水准 。雷神电混8848所搭载的新一代雷神电混引擎B-Plus拥有着426%热效率,创下了量产车热效率巅峰值 ,但这仅仅只是当下,下一代雷神电混引擎的热效率目标是46%,比现有创新值更高 ,并且已经处于验证阶段。
雷神混动系统的核心在于其P1+P2双电机布局。早期采用P5设计,成本相对较低,但功率和效率有所限制 。2021年推出的Hi·X混动系统升级为P1+P2 ,通过双行星齿轮和锁止离合器实现5T发动机与3挡DHT变速箱的协同工作,标志着高效混动的提升。
银河L7在2023上海车展已经亮相,作为车展上用户期待值最高的电混SUV新品之一 ,该车在智能化和续航等方面有着不俗的表现。从目前所公布的信息来看,银河L7已经开启预订,计划在第二季度完成上市,今天我们在银河新能源体验中心见到了银河L7实车 ,接下来就跟随我们的视角来一起了解一下它吧 。
易车讯 我们从官方渠道获悉,吉利银河L7将于5月31日上市。作为吉利银河品牌推出的首款车型,银河L7定位紧凑型SUV ,并搭载新一代雷神混动系统。
作为一款插电混动SUV,银河L7搭载的是全新一代雷神电混引擎B-plus,由5T四缸发动机+P1/P2双电机+3挡DHT组成 。发动机最大功率120kW ,最大扭矩255N·m,热效率值高达426%;P1电机最大功率60kW,P2电机最大功率107kW。系统综合最大功率达到了287kW ,综合最大扭矩535N·m。
如何避免电动车电池的热失控
1、避免电动车电池热失控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材料层面的革新:正负极材料包覆处理:增强电池的热稳定性,从而降低热失控的风险 。电解液改进:通过添加阻燃剂或向固态电池方向发展,减少电池在热失控情况下的燃烧风险。
2、单体电芯材料层面的改进 为了防止电池的热失控 ,可以对正负极材料进行包覆处理,电解液添加阻燃剂,或者采用固态电池等。例如,特斯拉采用蛇形管贴敷导热材料 ,围绕圆柱电池形成液冷系统。冷却剂由50%的水和50%的乙二醇混合而成,温差能够控制在2%以内,有效避免了电池的热失控 。
3 、为确保电动车电池的安全 ,从单体电芯材料到系统级防护,都有多种方法来避免热失控。首先,从材料层面进行改进 ,如特斯拉采用蛇形管包裹导热材料的液冷系统,电解液中添加阻燃剂,或者探索固态电池。其冷却液由水和乙二醇混合 ,能有效控制温差在2%以内,以防止过热 。
4、避免电动汽车电池热失控:为了解决热失控,可以在单体电池的材料层面进行改进。例如:涂覆正负极材料 ,在电解液中添加阻燃剂,或者向固态电池发展等。避免电池热失控的解决方案如下:对于电池单元的热管理,先看看特斯拉,它使用蛇形管附着导热材料 ,在圆柱形电池周围形成液体冷却系统 。
5、电芯受外力挤压。电芯内部短路。电池管理系统(BMS)失控 。想让电芯不受外力挤压比较容易解决,只要在车体以及电池包的外层设计出有效的防护结构,在车辆发生碰撞的时候就能抗下所有冲击或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冲击 ,就能很好地避免出现电芯受到外力的挤压。
6 、热失控风险:最严重的情况下,高温充电可能引发电池的热失控,导致火灾或爆炸等安全事故。为了避免这些问题 ,建议采取以下措施:避免烈日暴晒:在炎热夏日,应避免将电动车直接暴露在阳光下充电,而是选择阴凉通风的遮阳棚或地下车库等环境进行充电 。
全维安全黑科技满配上车,问界M9拉高安全标准
1、另外 ,问界M9标配9安全气囊+16个安全点位,全方位保障用户安全。配备主动式安全带、双预紧式安全带,增加胸部的缓冲空间 ,进一步提升安全系数。四门均配有机械把手,提高遇险时脱困效率。
2、华为问界M9的黑科技有百万像素智慧投影大灯 、满配十屏鸿蒙座舱、临境抬头显示系统、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超维安全系统 。百万像素智慧投影大灯 华为问界M9装配的HUAWEI XPIXEL百万像素智慧投影大灯,以其卓越的功能和技术,重定义了汽车照明的边界。
3、月23日 ,在华为冬季旗舰新品发布会上,AITO品牌正式推出追求极致的智能豪华SUV——AITO问界M5。华为赋能的AITO问界M5搭载HUAWEI DriveONE纯电驱增程平台和HarmonyOS智能座舱,将智能带入汽车 ,将会成为智慧出行时代的引领者 。从AUTO到AITO,虽然只有一个字母I的区别,背后却是出行理念的深刻变迁。
极早期火灾预警设备怎么选择?
1、探测器类型选择:根据GB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除了传统的感烟 、感温、缆式和线型探测器外,还可以选择光纤光栅测温系统、图像型 、火焰和一氧化碳火灾探测器,以及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等 ,以适应不同场景的需求。
2、综上所述,虽然极早期火灾报警系统在大多数情况下已经足够,但在特定情况下 ,配置普通烟感和温感设备仍然是必要的 。这不仅可以提高火灾探测的准确性,还可以确保整个消防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3、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根据环境需求,提供单管型 、双管型和四管型等多种规格选择,确保了对各类保护区域的精确监测和及时预警。其高效的工作机制和灵活的应用类型 ,使得它在火灾预防和早期预警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
清华大学冯旭宁:锂离子动力电池安全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1、清华大学车辆学院电池安全实验室主任冯旭宁在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汇报了电池安全方面取得的进展,主题演讲为《锂离子动力电池安全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2、冯旭宁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的副教授与博士生导师,专注于汽车安全与节能研究。其所在单位,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 ,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305C室 。联系方式:fxn17@mail.tsinghua.edu.cn,访问个人主页了解更多信息。
3、在进行完以上6个项目之后,我们邀请到了清华大学助理教授(特别研究员) 清华大学车辆学院电池安全实验室电池安全专家 冯旭宁来对这三款车拆解后的动力电池包进行解读 ,来看看经过如此严苛的测试之后,动力电池的情况如何,这三款车的动力电池究竟有哪些设计亮点。
4 、虽然从目前的政策上来看 ,对于家用车配备车载灭火装置并没有强制的规定,但是防患于未然还是很有必要的。根据2019年8月份清华大学电池安全实验室主任冯旭宁发布的《2019年动力电池安全性研究报告》显示,自进入2019年以来,电动汽车自燃起火事故频发 。而截止到8月份 ,根据不完全统计就已经达到约40余起。
5、ARC技术对于研究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至关重要,例如,它可以测试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的热反应特性 ,帮助理解热失控的原因。通过ARC,清华大学冯旭宁等人的研究首次展示了大容量电池热失控的热特性,使用该技术检测了25Ah的NMC/Gr电池 ,具体测试细节可见图5 。
标签: 动力系统的热失控预警与防护技术